
手汗 / 頭臉多汗治療
莊金順醫師立體定位療法
門診時間:周三到周六早上九點
個國家患者
年臨床經驗
位治療患者
嚴重手汗讓你感到極度困擾?
寫字總需要墊衛生紙?
避免與人肢體接觸?
曾經嘗試多種無效手汗治療方式
害怕傳統手術併發症風險
選擇立體定位療法
擁有乾爽的雙手不只是夢想
給自己一個機會掌握未來人生
手汗症治療須知
我真的是手汗症患者嗎? 透過下列幾個步驟自我檢查:
-
手掌局部流汗過多,至少6個月
-
加上下面至少二種情況:兩側對稱、睡覺時停止局部流汗、25歲前開始流汗、日常工作生活造成困擾、每周至少1次多汗、有家族史
手掌多汗症的鑑別診斷 如果成年後才開始多汗且睡眠時也多汗,可能不是手汗症患者,而是全身續發性多汗症 。
可至醫院進一步檢查是否為下列原因導致全身性多汗: 感染性疾病(如結核病)、心內膜炎、惡性腫瘤(如淋巴瘤)、內分泌疾病(如類癌症候群、腎上腺髓質瘤、甲狀腺機能亢進)、婦女停經期、脊髓損傷後遺症(如自主神經反射障礙,姿態性低血壓,創傷後脊髓空洞病)。 多汗症患者有較高機率合併皮膚病 如手脫皮、小水泡、汗皰疹、皮蘚菌病、腳掌角質層分離、病毒疣、異位性皮膚炎、濕疹。
手汗症依照嚴重與困擾程度-分成三等級:
輕度 | 1. 手掌稍濕。 2. 不必留意社交或對社交有警戒心。 3. 對生活品格沒有衝擊。 |
中度 | 1. 手掌出汗時濕透一條手帕。 2. 必須隨時留意社交,例如手必須經常握手帕。 3. 對生活品格沒有衝擊。 |
重度 | 1. 手掌出汗時呈滴珠狀。 2. 不只隨時留意社交。 3. 對生活品格造成極大的衝擊 例如避免社交、經常轉換工作及情緒緊張。 |
手汗症是一種疾病嗎?
手汗症當然是一種疾病,疾病被區分為功能性和器質性疾病。手掌多汗症屬於功能性疾病,即使不治療也沒有生命危險,但會造成患者工作、心理、生理、生活品質或人際交往之間的嚴重困擾,器質性疾病如腦內出血,不開刀隨時會有生命危險,才不得不冒全身麻醉風險作開顱手術。
手汗症患者因雙手多汗所造成的困擾與影響,為決定是否需要治療之主因 。
一般手汗症治療,內科療法有內服(例如中藥及西藥)、外用(例如汗力克、優得芬、電泳法/電療法或施打肉毒桿菌),不是效果短暫或無法有效根治,難道手汗症患者注定長期隱忍手汗困擾?
想要長期有效治療手汗,必須針對病因治療
手掌汗腺由第一到第八胸脊髓(T1到T8)的側柱,其所發出神經纖維到達脊椎前位的兩側交感神經節所控制,針對控制手掌多汗之交感神經節治療即治癒,因此手汗症只能以外科手術治療才能有長期療效。
以T3治療手汗,會不會造成其他機能障礙?
請見下圖T3之功能,T3除控制汗腺、周圍血管及豎毛肌,也控制心臟,因心臟是由3對頸交感神經及5對胸交感神經所支配(一側8個,二側共16個交感神經節)。

交感神經控制汗腺、周圍血管、豎毛肌、心臟
若是僅破壞一對第三胸交感神經節,根據本人在台北三總研究報告顯示對血壓的收縮壓僅造成暫時性的降低(由160mmHg降到120mmHg),患者回病房後恢復正常,且還有14個交感神經節對心血管功能是足夠的,對感覺及運動神經不會造成影響,更不會造成發育、生育或性功能的損害,因這些功能與交感神經無直接相關。
手汗症治療須知
立體定位療法的10個步驟
1.首先,在背部上胸脊突放置十公分長的細鐵桿

2.照上胸椎斜位X光

3.利用換算表可以得到患者真正的深度、寬度及角度

4.療程中全程採臥位,在背部脊椎旁進行局部麻醉,因療程中患者是清醒的,可以看電視聽音樂

5.在背部進針點做記號(療程完成即可擦掉)

6.在前後位X光透視機和立體定位儀引導下,把大小如原子筆(粗約1.6 mm)的燒灼針經皮插入抵達交感神經節(燒灼針不進入胸腔)
7.操作熱燒灼機以攝氏85度熱度燒灼九分鐘。治療過程順利的話平均約六十分鐘

8.同時,以儀器測量手溫,確定交感神經是否燒灼完全,因個人手溫變化不同,整體療程時間有些許差異
9.進針處只有兩個進針點,二周後進針點消失,不留疤痕

10.完成療程後,患者濕冷的雙手立刻變成乾爽溫暖。術後稍事休息即可回家,隔天可照常上班上課

請參考 Long-Term Assessment Of Percutaneous Stereotactic Thermocoagulation Of Upper Thoracic Ganglionectomy And Sympathectomy For Palmar And Craniofacial Hyperhidrosis In 1742 Cases
30年發展史受到國際神經外科醫界肯定
1983 莊醫師開始從成年人大體解剖、動物實驗,進而發明立體定位療法
1986立體定位療法開始在台灣燒灼T2+T3治療手掌多汗症
1987 立體定位法治療手掌多汗症登上『民生報第一版彩色』全版報導
1988發表於美國『神經外科』醫學雜誌
1990榮獲國際外科學會中華民國總會『優秀論文獎』
1991於中華民國外科醫學會發表500病例分析報告
1993於中華民國外科醫學會發表『機器人應用於立體定位燒灼法』
1993 榮獲中華民國台灣省『醫學振興獎』
2002 發表於美國著名『神經外科(Neurosurgery) 』 醫學雜誌
2003 榮獲國際外科學會中華民國總會『傑出論文獎』
2003 獲邀在德國Erlangen舉行的『第五屆國際交感神經手術研討會』上,做專題演講且被指定當主席
2004 發表第二胸交感神經切除手術對『血壓的收縮壓』之影響
2011 赴中國大陸廣州、深圳、上海研究『治療T4或T3降低嚴重代償出汗』
2013 發表於南韓首爾舉行之『第十五屆世界神經外科醫學會』
2013 發表於台灣中國醫藥大學之『第11屆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
2014發表於中國南京『第五屆國際神經科技大會』
2015 回台灣以立體定位最新療法治療T3效果與滿意度最好
莊醫師發明立體定位療法的心路歷程
請參考
1.Long-Term Assessment Of Percutaneous Stereotactic Thermocoagulation Of Upper Thoracic Ganglionectomy And Sympathectomy For Palmar And Craniofacial Hyperhidrosis In 1742 Cases 相關研究及著作
2.於南韓首爾舉行之『第十五屆世界神經外科醫學會』上論文報告第144頁, September 8-13, 2013
3.於台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之『第11屆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上發表論文報告, 2013/12/1
4.於中國南京『第五屆國際神經科技大會』上論文報告第21,189頁 May. 18, 2014
與ETS之不同-免開刀、免全麻、免住院、不留疤,安全至上
ETS是目前國內外治療多汗症最常使用的方法,也是目前台灣健保局給付項目,但為什麼大家不願意做ETS?
因為安全第一。
大家也許知道ETS是必須全身麻醉及氣管插管,卻沒有意識到全身麻醉的手術風險是很高的。 診所有很多患者是從事醫療相關行業的工作者,包含台大醫師、國外知名醫學院學生等,因為深知兩者在安全上的差異而選擇立體定位療法。
手汗症病因是交感神經亢進,而控制汗腺的胸交感神經節及神經幹在胸腔內,靠近胸椎與肋骨頭的交界處,胸腔內被兩側肺臟所佔據,當胸腔鏡要抵達胸交感神經時,為避免傷到肺臟造成血胸及氣胸,必須把肺臟萎縮,因此,ETS才必須做全身麻醉及氣管插管來控制肺臟的收縮及膨脹,胸腔鏡才能夠從兩側腋下進入後尋找要破壞的胸交感神經。
破壞胸交感神經的方法有電燒法、電切法、雷射法、灼燒法、夾子法等。破壞胸交感神經完成後抽出胸腔鏡的同時,由麻醉師控制讓兩側肺臟膨脹回正常狀態,最後縫合傷口。
ETS因需全身麻醉,發生藥物過敏機率大增、開刀手術併發症風險高(如突發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吸入性肺炎等併發症)。
立體定位療法與ETS之手術方式差別如表一;併發症如表二。
胸腔鏡手術法(ETS) | 立體定位療法 | |
---|---|---|
進針位置 | 兩側腋下開刀,用胸腔鏡進入胸腔內 | 燒灼針從上背部脊椎旁進針,燒灼針不進入胸腔 |
手術過程 | 需全身麻醉、氣管插管,手術中患者是昏迷的 | 只需局部麻醉,手術中患者是清醒的 |
疤痕 | 在腋下留下兩條疤痕 | 不留疤痕 |
術前準備 與術後恢復 | 術前術後須禁食6-8小時,需住院治療 | 術前不必禁食,術後不必住院 隔天可正常上班上學 |
復發處置 | 因用電燒破壞範圍較大,且容易產生肺臟與胸壁黏連,如再施行胸腔鏡手術在施行粘連部位分離時,容易傷到肺臟,產生血胸或氣胸的機會大增,且尋找交感神經更困難,因此復發後不能再次接受ETS治療。 | 因燒灼針不進入胸腔沒有沾黏問題,可以再治療。若曾接受ETS治療復發者,亦可再次以立體定位療法補救。 |
併發症名稱 | 國內外39篇醫學文獻施行胸腔鏡法(%) | 1742位多汗症施行立體定位療法(%) |
---|---|---|
死亡 | 9例 | 0 |
腦缺氧 | 0-3.8 | 0 |
大腦損傷 | 2例 | 0 |
心跳停止 | 0-0.28 | 0 |
嚴重氣體栓塞 | 0-0.14 | 0 |
血胸 | 0-7.4 | 0 |
乳麋胸 | 0-0.4 | 0 |
胸腔積水 | 0-5.0 | 0 |
肋間動脈出血 | 0-0.8 | 0 |
傷口出血 | 0-9.4 | 0 |
鎖骨下動脈出血 | 0-1.0 | 0 |
永久性荷納氏症狀 | 0-8.6 | 0 |
臂神經叢損傷 | 0-5.6 | 0 |
肥厚性疤痕 | 0-10.0 | 0 |
肺炎 | 0-3.0 | 0 |
傷口發炎 | 0-3.2 | 0 |
肺擴張不全 | 0-0.3 | 0 |
氣胸 | 0-22.7(平均2.78) | 0.2 |
暫時性荷納氏症狀 | 0-34.4(平均3.18) | 0.12 |
請參考
Long-Term Assessment Of Percutaneous Stereotactic Thermocoagulation Of Upper Thoracic Ganglionectomy And Sympathectomy For Palmar And Craniofacial Hyperhidrosis In 1742 Cases p.968-969 Reference 1,3,4,6,8,10,11,12,15,16,17,18,19,20,22,24,25,26,29,30,31,32,33,35,36,38,39,40,41,42,44,45,48,50,53
代償性出汗因個人體質及治療交感神經位置而不同,需親至門診評估
圖1為人體皮膚正面及背部皮肌節,即交感神經之節後神經纖維伴隨背脊神經纖維,支配身體的表皮,呈節狀分布之情形,例如第四對及第十對胸交感神經節各支配乳頭及肚臍部位。
為何阻斷交感神經後會有代償性出汗?
因阻斷胸交感神經手術造成中斷負反饋資訊到中樞神經系統,故輸出正回饋訊息到汗腺,而造成的反射性出汗(或稱代償性或轉移性出汗),代償性出汗作用為調節體溫,其汗量視情緒緊張度、環境溫度、個人體質、治療部位及身體活動量不同有所差異,若術後手汗量大幅減少,身體又沒有代償性出汗協助調節體溫,反而有可能會造成中暑。
代償性出汗分成四等級:
代償不顯著 | 在熱天時只有無害的出汗(冷天時不出汗),此現象為環境溫度下正常的生理反應。 |
輕度代償 | 比治療前增加少量,但不影響日常生活。 |
中度代償 | 汗量比治療前增加,輕度影響日常生活,且困擾患者。 |
嚴重代償 | 汗量明顯增加,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患者後悔接受交感神經切除手術。 |
手汗患者體質分成典型與非典型,且治療交感神經位置不同(如T3, T4, 傳統手術多治療T2或T2+T3)
以上為決定代償性出汗程度之關鍵因素之外,仍需考量患者生活環境溫度、活動狀態等,因個人狀況不同需至門診由醫師本人評估
反射性出汗或稱代償性出汗的機轉
- 從神經解剖學上,手掌的汗腺由第一至第八胸交感神經節所支配。在2004年之前,以治療第二胸(T2)或第二及第三胸(T2+T3)交感神經為主,因為「在高位(T2)止斷,容易造成較嚴重的代償性出汗」。
-
(1) 當做T2(第二胸交感神經)止斷手術時,因中斷大部分負反饋資訊到中樞神經系統,故輸出正回饋訊息到汗腺最強,因而造成最嚴重的反射性出汗(以前稱代償性或轉移性出汗)。
而過去做傳統胸交感神經切除術(ETS)時是以止斷T2為主或T2+T3,因阻斷位置靠近T1,造成荷納氏症狀的機率也較高。
(2)當做T3(第三胸交感神經)止斷手術時,因中斷較T2少的回饋訊息,因此輸出正回饋訊息較弱,反射性出汗較T2不嚴重。
(3)當做T4(第四胸交感神經)止斷手術時,大部分的輸入負回饋訊息被保留,因此反射性出汗最少或不顯著,但統計上手掌汗量減少的效果較T3少。
目前在台灣典型手汗症患者大多選擇治療T3,統計上,治療T3患者85%代償為輕度或不顯著,若想要降低代償性出汗,患者也可以降低治療交感神經的位置,如T4。
圖1參考自 THE CIBA COLLECTION OF MEDICAL ILLUSTRATIONS Volume 1 Nervous System Part I Anatomy and Physiology FRANK H. NETTER, M.D. 1983
Fig 2,3,4 參考自The importance of classification in sympathetic surgery and a proposed mechanism for compensatory hyperhidrosis: experience with 464 cases S.-H. Chou, E.-L. Kao, C.-C. Lin, Y.-T. Chang, M.-F. Huang, 2006
針對個人提供治療手汗及頭臉汗之術後療效方案
手汗症治療T3與T4之療效
術後療效因個人體質與治療交感位置而不同,因醫療法規限制,網路上無法進行醫療診斷,患者須至門診由醫師親自診斷評估。
表一說明見註1,如何選擇T3或T4療程,應就個人因素考量,如期望手汗改善程度、代償可接受程度、生活環境溫度、工作環境溫度、工作型態、日常活動狀態等,莊醫師依照患者個人體質與需求期望,依照過去治療臨床經驗與實際醫學統計數據進行評估分析,最後由患者自行決定治療交感神經之位置。
手汗症合併其他多汗部位是否改善?
頭臉汗治療T2或T3之療效
表二說明見註1,治療頭汗與治療手汗原理一樣,選擇T2頭臉和改善顯著,治療T3則因個人體質不同,頭臉汗改善程度有所差異,須至門診由醫師親自診斷評估。
註1立體定位療法燒灼T3或T4交感神經,治療173位手汗患者經莊醫師親自電訪,完成追蹤156位,患者術後手汗改善情形、代償性出汗、復發率、滿意度及後悔率之統計表,100位進行燒灼T3中,患者年齡由15至55歲平均25.3歲;男性64位,女性36位;追蹤期1-13個月(平均5.8個月); 56位進行燒灼T4中,患者年齡由14至41歲平均24.3歲;男性37位,女性19位,追蹤期1-18個月(平均7.4個月)。
術後照護及門診須知
照護方式
一、立體定位燒灼上胸交感神經常見症狀及治療
- 牽連痛(Referred Pain)
(1) 第三胸肋間肌的位置有間斷性疼痛或刺痛
(2) 一個月內請勿提重物、劇烈運動
(3) 冷熱敷進針處,第一週冰敷,每日3次、每次15分鐘。第二週改熱敷,每日1-2次,每次10分鐘,直到不痛為止。
(4) 需要時口服止痛藥及胃藥,備5天份,另2顆為強力止痛藥。
- 第三胸肋間神經灼傷(Causalgia )
(1) 用細條綿花輕觸第三胸肋間神經的皮肌節,會有麻感或觸覺異常
(2) 口服維他命B1, 50mg及B12, 0.5mg每日3次,每次各1粒,直到不麻為止
- 胸交感神經切除手術後神經痛(Postsympathectomy neuralgia) 較少
(1) 第三胸肋間神經皮肌節處有連續性燒灼痛,有時晚上更痛
(2) 通常7-10天出現,數週到3個月自動消失,消失前可能相當困擾
- 如第4-5天手又濕,此為過敏現象,約3天自行消失,不必緊張
二、二個進針點擦藥膏並蓋紗布,前3天請保持乾燥,第4天不必貼OK繃
經過6個月穩定期後,術後手掌剩餘汗量
- 治療T3的患者大部分減少7-8成手汗,在室溫21-24°C 時,手掌平均剩餘汗量約治療前的25.7%,環境溫度高於24°C,手掌剩餘汗量還會增加,類似正常人手掌的汗量(註1)。
- 少部分患者,手掌剩餘的汗量少於25%,比正常人乾爽些。
- 另一小部分的患者,手掌剩餘汗量較多,可能達40-50%,但代償不變,這是胸交感神經調整較多之故,因個人體質不同的關係,少部分人天生T1 及 T2 控制的手掌汗量較多,患者如果想要手掌更乾爽,必須治療T2,但有 7%以上產生重度代償,若再治療T3 是無效的,因T3 已完全被破壞。
- 治療T3約2.1%患者,手掌剩餘汗量約 80%(約減少20%),代償減少或消失,手汗復發並非治療無效,乃因交感神經的神經纖維再生或有神經繞道,須經回診酒精測試確定為復發或調整。
為何術後手汗可能復發?
手汗復發是因為交感神經纖維再生或側枝繞道,根據統計手汗復發之發生率:ETS約4%,立體定位療法約2.1%(註2),沒有任何方法避免,但選擇立體定位療法不必擔心復發問題,可安全地再次治療。
手汗復發主要原因:交感神經纖維再生,交感神經系統是由交感神經節及神經幹組成,神經節是由神經細胞組成,而神經細胞(neuron cell包括腦細胞,脊髓內細胞)燒死後是不能再生。交感神經幹是由神經纖維組成,神經纖維與周圍神經一樣是有再生能力的。
手汗復發少見原因:交感神經側枝繞道 此情形較為罕見,神經一旦受損後,人體自動發展「側枝纖維」,彌補原有功能,這就像主幹道斷了,行人會繞道走出其他路徑一樣。
預約門診提醒:
- 預約日期前一天,護理師會電話及簡訊提醒,請回覆確認可否上午9點準時出席,若未能回覆將視同取消預約,名額將由後補遞上。
- 若已預約門診欲改期或取消,請於至少前一天通知。
- 若已確定出席者,門診當日無故未到失約者將取消未來預約資格。
- 當天依約門診遲到者可能沒有聽到完整療程說明,治療順序遞延,以確保醫療品質。
註1Objectiv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palmar hyperhidrosis submitted to two levels of sympathectomy: T3 and T4 Augusto Ishy,*, Jose Ribas Milanez de Camposa, Nelson Wolosker’, Paulo Kauffmanb, Miguel Lia Teddes, Camila Ribeiro Chiavonis, Fabio Biscegli Jatenea Interactive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 12 (2011) 545-549
註2請參考Long-Term Assessment Of Percutaneous Stereotactic Thermocoagulation Of Upper Thoracic Ganglionectomy And Sympathectomy For Palmar And Craniofacial Hyperhidrosis In 1742 Cases, p.968-969 References 3, 12, 21, 22, 23, 25, 34, 36, 40, 45, 53
還你正常的雙手 找回該有的自信
關於診所
莊醫師一生致力於讓手汗患者享有安全、有效的手汗治療法
案例分享
手汗案例|高雄盧小姐服務業,於2020/4/25治療嚴重手汗(附心得分享)
多汗體質: 嚴重手汗(會滴水)+腳汗+腋窩,手汗腳汗會同時流,腋下多汗造成衣服濕濕的 手汗困擾: 因手掌嚴重多汗造成的困擾,無法與人正常握手、肢體接觸等,怕手汗弄濕別人的東西,因為手汗太多時常要帶很多手帕才能出門,手掌總是像泡過水一樣腫脹,因為工作需要寫文件,常會把紙張沾濕,造成筆跡糊糊的,整理案件資料都不順手,感到非常煩心,不想因嚴重手汗影響生活品質、工作成長、人際交往,不再忍受惱人的嚴重手汗,決定親自諮詢莊醫師了解個人療效 To莊醫師及診所的工作人員你們好:...
手汗案例|新北彭先生45歲 廚師 於2016/9/21治療嚴重手汗
手汗患者親筆心得分享 莊醫師及診所工作人員你們好: 手術迄今已兩個多月了,雙手的感覺比以前好多了,真是很感謝醫師及工作人員的幫忙,尤其是莊醫師的醫技,實在是非常的專業及神奇。 就我個人來說。我從小就有手汗症的困擾,一直到了高中做的傳統手術治療,尤其術後背部的療癒還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傷口黏合,可說是大手術(在當時),可是過了三年之後又會有漸漸復發的現象,後來我又去做了內視鏡手術,一樣過了3、4年左右又會有復發的現象,之後又再去做一次內視鏡,結果發生了氣胸,後來我就不敢再做手汗症的治療了。...
手汗案例|台北謝先生22歲 淨水場操作員 於2018/4/19治療嚴重手汗
手術過後一個月,流汗的情形也穩定下來了,手上只有太熱時會有一些小水珠,下半身流汗雖然有增加,但只有太熱時會流,和普通人沒有什麼不同,真不敢相信如此這般的手汗,可以有如此大的改善,上個禮拜的員工旅遊,我終於敢大大方方的和長官握手了,真的很謝謝您讓我能踏出改變人生的一大步
使用者見證-沒有嚴重手汗困擾的日子

預約門診諮詢
門診採預約制,每日限額三位,周三至周六早上九點準時報到。
請留下正確聯絡資料將有專人與您聯繫,感謝您!
聯絡我們
國外患者,診所提供醫師親自電話諮詢服務,請事先預約。

讓醫師有充裕時間詳細診療,一次解決患者所有問題,這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事。
擺脫嚴重手汗困擾,選擇專業醫師諮詢
選擇適合的療程,掌握自己的人生
本網內容未經允許禁止轉錄轉載。
07-3891356
門診及療程問題請於週二至週六的12點至晚上8點致電0978-092078